今天我們來學習下圖中所示結構的畫法——
文章源自四五設計網-http://www.4968ejs.cn/24189.html
這是一個顆粒鑲嵌的模型,源自我最近學習Houdini的內容。在C4D中的基本制作思路是克隆和體積生成,下面進入詳細教程。文章源自四五設計網-http://www.4968ejs.cn/24189.html
【例54】顆粒嵌入模型文章源自四五設計網-http://www.4968ejs.cn/24189.html
難度:★★★文章源自四五設計網-http://www.4968ejs.cn/24189.html
知識點:克隆 體積生成 體積網格文章源自四五設計網-http://www.4968ejs.cn/24189.html
首先,創建一大一小兩個球體對象,大球「半徑」為100cm,小球「半徑」為25cm。為便于區分,可以將名稱分別改為“大球”和“小球”。然后在大球表面克隆小球,克隆「模式」為對象模式,「分布」方式選擇表面。文章源自四五設計網-http://www.4968ejs.cn/24189.html
文章源自四五設計網-http://www.4968ejs.cn/24189.html
這種直接在表面分布的克隆方式很難保證球體分布的均勻性,此處可以將大球的「類型」改為二十面體,「分段」數降低至形狀呈正二十面體。克隆的「分布」方式改為頂點,結果如下圖所示。文章源自四五設計網-http://www.4968ejs.cn/24189.html
文章源自四五設計網-http://www.4968ejs.cn/24189.html
為了讓小球的位置帶有一點隨機性,可以給克隆對象添加隨機效果器。在變換參數中勾選「位置」,「P.X」和「P.Y」均設為25cm。文章源自四五設計網-http://www.4968ejs.cn/24189.html
接下來是體積建模步驟。創建體積生成對象,將大球和克隆的小球分別拖至體積生成對象屬性的「對象」欄中,注意上下擺放順序。「體素類型」默認SDF,「體素尺寸」改為2cm。
下一步是關,需要花點時間思考消化。將原有的大球和克隆對象分別復制一份,得到大球.1和克隆.1。復制得到的大球.1「半徑」改為95cm,克隆.1的小球「半徑」改為35cm,然后拖到體積生成的「對象」欄中。
「對象」欄里的四個對象排列順序如下,特別要注意每個對象的添加模式。另外,大球和大球.1均要勾選「完美參數體」才能呈現為球狀。
下面這個圖可以幫助理解上述過程:
操作完之后添加SDF平滑,「執行器」為高斯,平滑「體素距離」為1。
最后添加體積網格對象,并將第一個克隆對象取消隱藏。
如果想讓顆粒嵌入的更深一點,可以在克隆的變換屬性中,將「位置.Z」的值改為負值,如-10cm。(克隆.1也做同樣更改)
以上就是全部建模過程,這個例子在Houdini中是用vdb節點實現的。vdb是一種體積數據類型,和C4D中的體積建模類似。但Houdini的靈活性和C4D相比有著天壤之別。
比如Houdini中的scatter節點中的一個小功能,在模型表面均勻分布點,C4D實現起來就有點捉襟見肘了。
但不管怎么說,C4D對付科研繪圖還是綽綽有余的,學習難度也是眾多三維軟件中最低的一個。
來源:3D科研繪圖


評論